人人都识“潘冬子”,被人遗忘的“潘冬子”刘继忠平凡又不凡

内地明星 8 0

这年头,怀旧,成了流量密码。

前阵子B站首页飘过一个视频,剪辑了《闪闪的红星》里“春伢子”的片段,配上煽情的BGM,评论区瞬间炸了,全是“爷青回”、“时代的眼泪”之类的感慨。

说起来,《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绝对算得上是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一到放映的日子,大人小孩早早搬着小板凳,把村里的打谷场围得水泄不通,就等着看潘冬子智斗胡汉三了。

不过,比起深入人心的“潘冬子”,饰演“春伢子”的刘继忠,似乎就显得有些默默无闻了。

《闪闪的红星》的诞生,并非偶然,它恰好赶上了一个特殊的时代——文革。

在这种时代特殊背景下,《闪闪的红星》的出现,几乎是必然的。

1972年,中国少儿出版社编辑李小文找到部队作家李心田,想让他写一部以“留守儿童”为题材的儿童小说。

当时,社会上有很多孩子,因为战争和各种原因与父母失散,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团聚。

这些孩子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也深深地打动了李心田。

于是,他以江西根据地一位战士和一位胶东女青年的真实经历为原型,创作了小说《战斗的童年》。

小说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被改编成广播剧后,更是风靡全国。

1972年10月,在“拍摄样板戏影片座谈会上”,江青提出了拍摄儿童片的计划。

当时,八一厂的摄影师张冬凉,正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创作素材。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孩子们聚精会神听《闪闪的红星》广播剧的场景所吸引,于是萌生了将这部小说搬上银幕的想法。

在他的推荐下,八一厂决定将《战斗的童年》改编成电影,并更名为《闪闪的红星》。

然而,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却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和艰难得多。

为了更好地展现故事背景,剧组决定前往江西鹅湖进行实地拍摄。

鹅湖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剧组成员们都被这美丽的景色所陶醉,力求将每一个镜头都拍得唯美动人。

然而,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这种对艺术的追求,却在当时被扣上了“资产阶级文艺黑线回潮”的帽子。

好在,剧组大部分人都力挺祝新运,最终才保住了他的角色。

经过一番波折之后,《闪闪的红星》终于在1974年国庆节当天正式上映。

影片一经上映,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观影人数之多,盛况空前。

然而,就在大家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江青的一纸调令,却再次让剧组陷入了混乱。

原来,江青在看过影片后,提出了34条修改意见,并要求剧组重新拍摄。

就这样,为了满足江青的要求,剧组成员们不得不再次踏上了前往鹅湖的旅程。

我们现在看到的《闪闪的红星》,依然是第二版的版本。

刘继忠,1960年出生于北京,从小就活泼好动,喜欢模仿大人说话,是个天生的表演坯子。

资料参考:刘继忠——百度百科

1973年,八一厂为了拍摄《闪闪的红星》,在全国范围内选拔小演员。

当时,年仅13岁的刘继忠,凭借着憨厚朴实的外形和自然流畅的表演,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被导演李俊一眼相中,出演了“春伢子”这个角色。

尽管“春伢子”只是个配角,戏份不多,但刘继忠却十分珍惜这次机会。

他认真揣摩角色的内心世界,将“春伢子”的憨厚、善良、勇敢演绎得淋漓尽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闪闪的红星》上映后,刘继忠和祝新运一起,成为了全国人民心中的“小英雄”。

走到哪里,都有人找他们签名合影,风光无限。

然而,与祝新运的星途坦荡不同,刘继忠的演艺之路,却走得异常坎坷。

随着年龄的增长,刘继忠逐渐长大成人,但观众对他的印象,却始终停留在“春伢子”那个憨厚可爱的形象上。

这对于一个演员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为了打破观众的固有印象,刘继忠尝试过各种类型的角色,但都以失败告终。

观众似乎并不买账,他们无法接受那个曾经的“小春伢子”,如今变成了一个成熟稳重的成年人。

面对一次次的打击,刘继忠并没有放弃,他选择沉淀自己,不断学习,磨练演技。

1985年,刘继忠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与唐国强、寇振海等人成为了同学。

在校期间,他刻苦学习,成绩优异,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和他开玩笑。

1989年,刘继忠大学毕业,正准备在演艺圈大展拳脚的时候,却赶上了中国电影的“低谷期”。

面对困境,刘继忠再次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转型幕后,做一名导演。

转型导演后,刘继忠并没有因为自己曾经是童星而自视甚高,相反,他把自己放得很低,虚心向其他导演学习,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

他常常第一个到片场,最后一个离开,事无巨细,亲力亲为。

他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对电影艺术的执着追求,赢得了许多业内人士的尊重。

然而,导演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

由于缺乏经验,刘继忠执导的前几部作品,都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

有人劝他,要不还是回去演戏吧,毕竟你还有“春伢子”这个金字招牌。

但是,刘继忠拒绝了,他不想再吃老本,他要证明自己,即使不做演员,也能在电影这条路上闯出一片天地。

他始终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只要自己坚持努力,总有一天会得到观众的认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积累和沉淀,刘继忠的导演水平越来越成熟,作品也逐渐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喜爱。

他执导的电视剧《彭雪枫》、《沧海》等作品,都取得了不错的收视率和口碑。

虽然,他并没有像一些知名导演那样,获得过什么大奖,但他依然默默耕耘,用心讲好每一个故事。

对于他来说,能够拍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就已经足够了。

相比之下,祝新运的演艺之路,则要顺利得多。

《闪闪的红星》上映后,祝新运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小明星”。

他进入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成为一名专业的电影演员,并参演了《萨里玛珂》、《赣水边》等多部电影。

资料参考:2023-06-21搜狐新闻——《闪闪的红星》主演们现在怎么样了?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祝新运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转型的问题。

童星出身的他,想要摆脱“潘冬子”的影子,谈何容易。

为了拓宽戏路,他尝试过各种类型的角色,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观众似乎只记得他小时候的样子,对他长大后的表演,并不买账。

于是,他开始有意识地接拍一些与“潘冬子”形象反差较大的角色,努力挑战自我,突破自我。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努力,祝新运终于凭借着精湛的演技,逐渐摆脱了“童星”的光环,成为了一名实力派演员。

他先后出演了《十天》、《断刺》、《我是真的》等多部影视作品,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深入人心的角色,赢得了观众和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

如今,祝新运已经年过花甲,但他依然活跃在演艺圈,为观众奉献着精彩的表演。

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童星并非昙花一现,只要坚持梦想,不断努力,就能在演艺道路上走得更远。

《闪闪的红星》,这部诞生于特殊年代的电影,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代经典,除了时代背景和演员的出色表演之外,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

影片中,潘冬子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和考验后,最终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的励志故事,感动了无数观众。

《闪闪的红星》不仅是一部优秀的儿童电影,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红色经典。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即使在今天,这部电影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所传递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影片的成功,离不开其精良的制作和独特的艺术手法。

导演李俊,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电影导演,他深谙电影艺术的规律,在影片的拍摄手法、镜头语言、节奏把握等方面,都展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

影片的音乐,也堪称经典。

由傅庚辰作曲的主题曲《映山红》和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曲调优美,旋律动听,歌词朗朗上口,与影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完美融合,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两首歌曲,也随着影片的热映,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为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歌曲,至今依然被人们广为传唱。

刘继忠和祝新运,这两个因为一部电影而结缘的童星,他们的命运,也因为这部电影而发生了改变。

他们一个选择默默无闻,一个选择继续追光,但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闪闪的红星》这部电影,也已经超越了电影本身,成为了许多人心中一种精神象征。

它所代表的,是那个年代特有的革命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

这种精神正是不屈不挠中华民族的精神体现。

这种精神,在今天这个和平年代,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资料参考:2022-11-29澎湃新闻——他童星出身,13岁就进入八一厂,曾是80年代红小生,如今62岁容光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