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名嘴肖晓琳:55岁退休5个月后客死他乡,留26字遗言令人泪目

内地明星 1 0

提起已经开播二十余年的《今日说法》,大家首先会想到幽默诙谐的主持人撒贝宁。

但《今日说法》的创始人,其实是女主持人肖晓琳。

她不仅曾是央视的灵魂人物,还是撒贝宁开启主持人生涯的领路人。

但没想到,这位能顶起央视的“台柱子”的优秀主持人,却在退休5个月后,于美国溘然长辞

她去世前特意留下的26字遗言,如今依然引人沉思……

天妒英才

2017年2月,肖晓琳告别了奋斗半生的央视,正式退休。

众人开开心心地为她送别。

然而谁也不知道,此刻离她的逝世已经开始了五个月的倒计时。

普普通通的一天里,肖晓琳毫无预兆的晕倒,把丈夫吓得心惊肉跳。

肖晓琳醒来,她看着守护在一旁的丈夫安慰:

“我可能是低血糖了,没事。”

但肖晓琳的丈夫听了这话,还是后怕不已,强制要求她去医院做详细检查。

谁知这检查,竟然真的发现了问题。

早年间的肖晓琳只顾拼命工作,并未对自己的身体健康上心,连儿子都曾抱怨她在电视上的时间比在家时间都长。

年轻时拼搏,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老来只希望和家人共度安稳的余生。

谁知这么简单的愿望,上天也要亲手摧毁。

肖晓琳顿时百感交集,难受了一阵子便强打起精神。

表现出一贯的积极乐观,反过来安慰丈夫。

与此同时,思考良久的丈夫握住了妻子的手,做出了决定:去美国。

很快,肖晓琳就住进医院。

之后,她便开始忍受日复一日的化疗。

曾经利落、干劲十足的脸庞被笼上了一层灰暗的病气,和从前的“工作狂”形象判若两人。

肖晓琳得了直肠癌,而且已经是晚期。痛苦不仅来自身体,更多是来自心理。

可坚强如肖晓琳,也忍受不下去了。

肖晓琳生在湖南的一个书香门第,父母都是湖南大学的教师。

受家庭教育的影响,肖晓琳不仅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性格也十分阳光开朗。

在父母的预想中,肖晓琳必定也会继承父母的衣钵,成为一名人民教师。

而肖晓琳不负众望,优异的成绩从小学一路延续到中学。

然而,初三那年,循规蹈矩的肖晓琳突然觉醒了。

她清楚地意识到教师并不是自己的终极理想职业,成为一名播音员才是自己的追求。

思想尚且稚嫩的她一时也乱了分寸,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只能化迷茫为动力,一边积累实力,一边思考着未来。

走过高中三年,终于到了填报志愿的一天,肖晓琳迟迟没有下笔。

最终她像打赌似的,忐忑不安地写下了:北京广播学院。

在那个年代,教师无疑是体面又光荣的铁饭碗。相比之下,播音员就是众人眼中的不务正业。

结果,连老师看了她的志愿后劝她:

“以你的成绩报考这个学校还是可惜了,你确定吗?”

肖晓琳这时早已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明确把梦想告知了老师。

而她的父母知道后,说什么也不肯让女儿干这份“社会地位低”,“钱途”差的工作。

但最终还是没能拗过肖晓琳,只好选择理解女儿,一路上也给予了不少支持和鼓励。

有了家人的支持,肖晓琳不再犹豫,一门心思地朝着目标努力拼搏。功夫不负有心人,肖晓琳于1977年顺利考入北京广播学院。

早在入学前,肖晓琳就暗暗下定决心,毕业后要进入央视工作。

等到入学后,她才在一次次困难中明白:想要进入央视,没那么容易!

肖晓琳首先要克服的,是自己一塌糊涂的湖南口音,尤其是方言中不标准的平翘舌音。

而类似的困难数不胜数,她把时间都用在打磨专业能力上。勤奋的肖晓琳,逐渐把普通话练得流畅且正确。

为了锻炼自己,她还曾主动到当年大火的《铁臂阿童木》的译制组实习。

大学四年的时间一闪而逝,她的能力也积累得丰厚,足以在老家湖南能够轻松的找到一份工作。

但是她还是不忍放弃央视梦。

大环境竞争激烈,一番阴差阳错下来,毕业后的肖晓琳,最终还是和央视无缘。

她只好暂时听从父母建议,回到了故乡,在长沙的广播站找了一份播音员工作。

长沙市人民广播电视台正式成立后,肖晓琳成为了第一批播音员。

但她没有就此认命,依旧拿出上大学那会儿的劲头,认真对待工作。

凭借着超强的业务能力,肖晓琳很快就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逐梦央视

用了短短两年,她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存在。

肖晓琳并没有沉溺在自己的名气中,她深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25岁时,肖晓琳选择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继续深造。

由于表现突出,央视很快就向她伸出了橄榄枝。

1988年,肖晓琳终于实现了儿时梦想,在央视开启了自己新的职业生涯,主持了自己的第一档节目《观察与思考》。

这与其说这是机会,不如说这是决定肖晓琳去留的一次考核。此时的她如果稍有差池,就会断送自己在央视的工作。

为此,肖晓琳工作更加拼命了。

一返回北京就马不停蹄赶到台里汇报采访情况,紧接着又急匆匆奔向下一个采访地。她刚一岁的儿子经常见不到妈妈。

好在最后,肖晓琳凭借工作能力,很快就完美通过考核,并在后续工作中成功入驻《新闻联播》。

优秀的人永远不会半途而废、始乱终弃。经过多年努力过后,肖晓琳在央视扎扎实实地站稳了脚跟,工作也步入了正轨。

至此,肖晓琳儿时的央视梦已经完美实现。

但是她不满足于现状,想要更加进步。

就在事业如日中天时,她有了去美国进修的想法。

此时的她已经33岁,这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肖晓琳还是不改执拗的性格,不顾旁人的意见,一门心思地跑到美国进修。

那么,当时的肖晓琳如何能开创节目,还做得了撒贝宁的领路人呢?

进修结束后,她再次回归央视,学以致用、一手操办了法制类节目《今日说法》。肖晓琳兼任《今日说法》的制片人和主持人,忙得不可开交。

于是决定招募一个年轻主持人,这人不仅要是新人,还要懂法律。

经过一番选拔,她选择了来自北大法律系的撒贝宁。

说到肖晓琳对撒贝宁的影响,可以说是伯乐发现了千里马。

没有肖晓琳,就没有今天的撒贝宁。

非播音专业的撒贝宁到央视面试时,表现并不如人意,并不被面试官们看重。只有肖晓琳发现了撒贝宁的闪光点,将他留了下来。

而她不光是留下了“菜鸟”撒贝宁,在以后的日子里更是尽心尽力帮助他,逐渐把他调教成广受欢迎的主持人。

随着《今日说法》收获广大观众,慢慢稳健发展,肖晓琳开始探索其他领域的节目。

她陆续主持了《焦点访谈》、《半边天》、《讲述》等节目,这些节目无一例外,都广受好评。

肖晓琳因此频频获奖,树起了很好的业内口碑。

进入央视的这么多年来,她几乎是用生命作为高效工作的燃料。工作和家庭难两全,她基本上放弃了悠闲和享乐,和家人团聚的日子屈指可数。

终于,年轻的主持人已经成长得能够独当一面,节目的收视率也一直呈现乐观趋势。

而当时时机正好,肖晓琳选择退休。

她终于可以和家人一起慢节奏地生活,注意力放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上。

谁知好久不长,肖晓琳便因疾病去世,这才有了开头的令人唏嘘的一幕。

临终前的肖晓琳看着家人依然不离不弃地陪伴左右,一直咬着牙坚持。

然而,病魔的力量太大,夺走了肖晓琳全部的生气。

病情比预料中来得更迅猛!

她在美国走过生命的最后一程,客死他乡。命运惯会捉弄人,上天嫉妒英才。

病重的肖晓琳,竟是在如此情况下和家人团聚在异国他乡。

她的临终遗言里,依然透漏着对人世间的留恋和感恩:

“要宣传,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你们健康,长寿,我就在,感谢你们!”

再回忆肖晓琳的遗言,全然没有什么大道理,也没有怨恨。

她用尽全力留下的短短26字,浓缩了太多东西。

她苦口奉劝世人一定要珍爱健康,珍惜与亲人的相守,不要像她一样悔之无及。

生死面前,其它苦痛都只算擦伤而已——央视名嘴肖晓琳的结局,把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总结

肖晓琳把最好的年华,都无私奉献给了广大观众。

唯独忘记把生活留给自己,让人无法不感动。

正因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们才要平衡好工作与生活。

 

外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