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梦想去飞翔——记张掖籍导演张克荣奋斗拼搏的故事

内地明星 8 0

带着梦想去飞翔

——记张掖籍导演张克荣奋斗拼搏的故事

记者付聪林

深秋时节,气温尽管有点寒凉,但到了中午,天气晴朗,阳光灿烂,温暖得如同夏日,四处草木黄绿相间,把张掖装点的五彩斑斓,景色宜人。正是在这样的时间,从网上看到了张掖籍导演张克荣纪录电影《照鉴未来》入围第12届爱尔兰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消息,心情特别的兴奋,于是萌生了采访这个从张掖走出去浪迹天涯长达20多年的新闻传奇人物张克荣的想法。

张克荣是张掖市甘州区党寨镇上寨村人。1984年高中毕业后入藏当兵,修了三年青藏公路。1987年退役后在甘州区广播电视局(现甘州区广播电视台)做编辑记者工作,1992年考入首都八大高校之一的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进修。奋斗是青春最美的底色,年轻是滋生梦想的最佳温床。1994年毕业后,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他,毅然决然放弃公职离开张掖,1995年进入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从事纪录片创作,开始了他的寻梦之旅。这样一去就是20年,他已从一个血气方刚的文艺青年成长为年过五旬的电影纪录片资深导演。

记者问:“张老师,你离开张掖这么长时间,现在回头来看,面对故乡张掖,你有什么感悟?”

张克荣:“那些在张掖的成长的时光和记忆,是我最重要的精神支撑,那里的风,那里的人,一刻都不曾走远。”

他在《东方时空》一干就是10年,制作了300余期节目,曾经采访过三名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共和国部长》系列里,采访过黄镇东、多吉才让等人;在《书记省长》系列里采访过贺国强、谢世杰、张中伟、孙英、宋照肃等人;在《中国大法官》系列里,采访过肖扬、马有功、胡瑞邦等人;在《中国工艺大师》系列里,采访过叶宏明、钱美华等人;在《科学家》系列里,采访过苏步青、谈家桢、周尧、黎鳌、黎介寿、黎磊石等人;在《民族音乐家》系列里,采访过赵松庭、吴文光、安如励、林石诚等人;在《中医大师》系列里,采访过关幼波、唐由之、邓铁涛等人;《大学校长》系列里,采访过潘云鹤和杨卫等人。多部作品获央视新闻评论部金奖,并获《东方时空》最佳编导。

人们都说,背靠大树有柴烧。而他却认为大树下面不长草。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2005年,他又离开中央电视台,足迹遍布世界多个国家,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他历经五年,独立制作完成了108集系列片《华人纵横天下》,包括赵小兰、骆家辉、贝聿铭,林璎、赵无极、李安、李昌钰、何鸿燊,吴宇森,朱棣文、杨振宁等108位海外杰出华人。片子在全世界47个国家的600多家电视台包括央视、香港凤凰卫视、台湾中天电视台、美国PBS、英国SkyTV、德国电视二台、日本NHK等国际主流媒体播出,引起巨大的反响。同时配合片子的播出出版了《赵小兰》、《贝聿铭》、《李安》、《林璎》、《李昌钰》等系列书籍。

记者问:“张老师,面对这些国家政要和行业明星,你是以怎么的心态采访他们?”

张克荣:“从不仰视,他的成就和外在的光环只是我找到他的的路标。做一个访问,那就得好好说话,说人话,谁也别装,采访是两个人的碰撞,是逐渐生成的过程,而不是一种既定的表达。面对他们,有时候倾听也是一种能力,所以你应该提供更多的理解和共情,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都有面对变化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其实就是所谓的命运,这些也都是我眼中世界的一个投射而已。”

《华人纵横天下》系列节目是电视史上首部全景记录全球杰出华人的系列纪录片。片子里,观众将会与李安、林璎、贝聿铭、虞琳敏等风云人物相遇,一同走进他们内心最柔弱与最真实的空间,分享他们成功背后的感动与震撼。诺贝尔奖得主、手机发明者、家用电脑发明者、太空人、奥斯卡奖获得者、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和艺术家等重量级人物将在这里一一亮相。

《华人纵横天下》的出现是一次高品位、高文化的电视盛宴,在世界电视史上它首次以记录化影像的方式切入杰出华人内心深处,从生命底层思索生命的答案。首次全面系统地笼络全球华人,以人性化的视角触及他们的生活,深入他们的内心,首次以纪录片的方式凝聚了全球华人的激情与热忱。

2023年完成央视纪录频道委托制作的纪录片《一英里一百年》(8集*50分钟)。一英里,一百年,人世代谢,生死轮回。一代又一代华人,无论成功还是失意,无论显赫抑或平凡,无论前往美国还是回归中国,每一个破茧化蝶的个体人生,让文明的格局延展递嬗。

《一英里 一百年》团队历时十余年,追踪拍摄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及其后人、权威学者以及如今活跃于各行各业、闻名世界的华人翘楚,共同追索这段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开拓与探索,还原那些消散于惊涛骇浪之间的人与事。

今年独立制作完成纪录电影《照鉴未来》入围爱尔兰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

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成立于2012年。电影节每年在爱尔兰举行,旨在发现国际新兴人才,并将他们与观众和电影行业联系起来。电影节的使命是展示世界电影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独特电影作品,通过精心策划的多元文化电影选择,连接观众与艺术家,提供独特的文化和电影体验。

今年的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将于11月11日至15日迎来第12届,期间将放映独家精选的世界电影。电影节还特别精选了来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电影,这些国家是古代丝绸之路贸易网络的一部分,涵盖了亚洲、阿拉伯、中东、非洲、地中海和欧洲的电影。我国有三部电影入围,张克荣导演的《照鉴未来》就是其中之一。

《照鉴未来》是一部130分钟的纪录电影。传统从来不只是过去,它就是我们的日常。从最小的叙述单元讲述127个人物的生存环境、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智慧与担当,个体的命运辗转,内在的情感与热爱。这些平凡的故事和人物,吸引我们回到过去和传统,回到自然和亲密关系。在人和自然的视野下,从农桑牧养到渔猎山野河泽,从男耕女织到宴饮歌舞;从木建筑到不只是木家具;从中医、中药到酿造技艺;从造纸、陶瓷到茶叶……这些古老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到现在还历久弥新。影片是以坦诚与行动,探索这个更为广阔的世界,古老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正是照鉴未来的依据。而对未来真正的慷慨,则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记者问:“张老师,请你谈谈你创作拍摄这部纪录电影的初衷是什么?”

张克荣:“我们为什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片子回答的只有这一个问题,也许没有答案。所以就带着好奇心去寻找或者求证,穿梭于不同的地方,面对不同的人,发现从生活的确定性中得出来的东西太单薄了,不太能够支撑一个人饱满的生活。把看到的东西都拍下来,把日常隐没的东西表达出来,我就觉得这是个非常有力量的一个举动,通过拍摄的人和事,我们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意义。”

付出终有回报。他拍摄的纪录片《长江大侠》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全国纪录片一等奖:《百年金山》获搜狐视频首届纪录片盛典最佳华人风范纪录片奖。纪录片《照鉴未来》入围爱尔兰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外,还获得2024 美国影响力纪录片奖,2024 美国荣誉全球电影竞赛纪录片奖,阿姆斯特丹国际电影节纪录片奖,第十二届旧金山国际新概念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第二十届阿布贾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提名奖。

记者问:“张老师,你在新闻上取得这么多骄人的成绩,是一般人所不能企及的,你是怎么看待或者总结自己的人生的?”

张克荣:“谈不上有啥成绩,一切都是随机,都是直觉和本能,偶然才是真相。我倒是希望在某一个领域里面真正取得那种令人赞叹的成就,但是很难,还差的远。现在,我还没有到总结人生的时候,总觉得自己还是那个小伙子,人生才刚刚开始。究竟是怎样的终点才配得上这几十年的颠沛流离,我不知道,回头看,发现我还站在老家的村庄,站在童年。”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不言愁。面对记者的采访,张克荣老师显得很淡然。他把目前别人认为高不可攀的显赫成绩看得很淡,以平和的口气说,这只是偶然。尽管他已过五旬,但他说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就像孩提时在老家的小村庄一样,对外面的世界好奇和探询的目光。他对事业的热爱和敬畏超乎寻常,梳理他的过去,展望他的未来,也许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