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编辑:夏有喃风
丈夫患癌,女儿年幼,父母年迈又多病,励志女性扛起家庭重担,每天搬80吨水泥养家糊口。
2017年,一位被网友亲切称为“水泥西施”的女网红走红网络,听过她的经历之后的网友无不被深深感动,一开播便打赏无数。
然而面对这样一位“励志网红”,官媒新华网却是发文直言:“你骗人的样子真丑!”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安徽萧县,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县城,张方方和丈夫余兵权就生活在这里。
曾经的余兵权是个手艺精湛的电焊工,在南方工作,收入相当可观,张方方则安心在家照顾一双女儿,日子虽然平淡,但也知足常乐。
然而,一场飞来横祸打破了这个普通家庭生活的宁静。
在一次电焊工作时,一根飞来的铁丝刺伤了余兵权的眼睛,直接造成了他本人八级伤残,也因此彻底断送了他的电焊生涯。
家里的顶梁柱倒了,一家人收入锐减,可大城市的消费水平何其高,所以余兵权一家不得不选择回到萧县老家,重新开始。
回到萧县后,一家四口安顿下来,为了生计,没有高文凭,眼睛又伤了的余兵权选择做起了搬运工,扛水泥这样的苦力活,赚取微薄的收入。
但随着两个女儿渐渐长大,教育开销也越来越大,仅靠余兵权一个人工作,生活变得捉襟见肘。
张方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以她的能力也找不到什么好工作,所以最终她决定也去工地,和丈夫一起扛水泥,为家里减轻负担。
就这样,张方方也加入了搬运工的行列,和工友们一起挥汗如雨,扛起一袋袋沉重的水泥。
一袋水泥25公斤,一次要抬4袋,一天可能要来回背个几百上千袋,这对一个健壮的成年男子来说都不轻松,更别说张方方了。
到了2017年,短视频开始兴起,张方方敏锐地捕捉到了流量密码,她也注册了一个账号,开始拍摄记录自己搬运水泥的日常。
一个年轻女子,为了家庭,不辞辛苦地扛水泥,这样的凄惨且感人的经历很快就吸引了一波网友的关注。
加上张方方本人长的也不差,搬水泥的时候一身灰,看着像个土姑娘,但当她把自己打理干净,换一身衣服,又瞬间变成了都市丽人,反差感拉满。
就这样,张方方的账号粉丝量也开始慢慢上涨,在短视频平台上也逐渐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嗅到流量味道的不止张方方一个人,一家网红公司也看中了张方方的“潜力”,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
在公司的包装策划下,“水泥妹”这个IP被打造出来,张方方也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摇身一变成为励志网红“水泥西施”。
公司将张方方的故事包装成“丈夫患癌,妻子不离不弃,扛水泥赚钱养家”的励志故事,并通过短视频的形式传播出去。
视频里的张方方,总是灰头土脸,穿着朴素,干着最重的活,却始终面带微笑,乐观坚强。
“水泥西施”的故事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关注和同情,大家纷纷为这个身处困境却自强不息的女性点赞。
更有不少好心人慷慨解囊,在她开直播的时候给她打赏捐款,并留言鼓励她,希望能够帮助她渡过难关。
然而,网络世界真真假假,并非所有“励志”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精心包装出来的剧本人设。
有流量就是有关注,关注多了,那离真相也就不远了,“水泥西施”走红后,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质疑视频的真实性。
有人指出,张方方视频中的很多细节都经不起推敲:她的体力和状态不像一个常年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天天扛水泥的人肩上怎么可以一点痕迹都没有。
还有的网友也从数据上提出质疑,据张方方本人在视频里所说,她一天起码扛40吨水泥,多的时候80吨都有。
很多网友都觉得,张方方说的这个工作量未免有些夸大其词了吧,可能是借此卖惨博同情。
更有网友深扒后发现,“水泥西施”的故事充满了谎言:她的丈夫根本没有患癌,只是普通的肺部感染,而且早已痊愈。
他们的家庭条件也并不差,住着小洋楼,开着百万豪车,完全不像视频中展示的那样贫困潦倒。
“水泥西施”的“励志人设”,只不过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随着质疑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证据被网友扒出,媒体也开始关注此事。
最终,新华网发文点名批评“水泥西施”事件,揭露了张方方编造虚假信息,利用网友同情心博取流量,骗取钱财的真相。
一石激起千层浪,“水泥西施”的“励志”人设瞬间崩塌,曾经的赞美和同情,变成了如今的质疑和声讨,张方方的账号也因违反平台规定被封禁。
账号被封后,张方方也曾试图以真实身份重新开始,但网友们并不买账。她失去了“水泥妹”的人设光环,直播带货也无人问津。
或许是尝到了流量的甜头,不甘心就此沉寂,张方方开始尝试新的“剧本”。
她开始拍摄一些与丈夫的日常生活视频,内容从夫妻拌嘴到婆媳矛盾,各种狗血剧情轮番上演。
甚至不惜编造谎言,制造冲突,刻意“卖惨”,以博取关注,吸引流量。
但这更加证明了她当初的谎言,以前扛水泥养家的“励志人设”,怎么到现在却跟家里人“闹翻了”?
张方方的“水泥西施”事件,不过是当下网络生态的一个缩影。
在流量为王的时代,一些人为了走红,不惜编造虚假故事,塑造完美人设,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将流量变现。
这种行为不仅欺骗了大众的感情,更扰乱了网络秩序,给网络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水泥西施”的“励志”故事,最终以骗局收场。这起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网络生态的反思。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该如何辨别真伪,理性吃瓜?网红经济的边界在哪里?
如何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健康、清朗的网络空间,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上游新闻:《细数6大“人设造假”网红:励志人生都是演的,追回打赏有难度》
百度百科:张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