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姐看电影
畅销书作者,从事明星专访十余年。分享光影中关于亲子、婚姻和爱的感悟。走心原创,暖心陪伴。
♪ 你如此特别,我又怎会失望 ♫
每天上午9:30,伊姐在这等你
文 | 伊姐(周桂伊) 叶子姚
最近被一件事逗笑了。
乌镇戏剧节,黄磊鼓励辛苦很久的戏剧人:“今晚多吃点。”
意识到什么,赶紧补充:“放心不是我做的。”大家哄堂大笑,他也跟着笑:“何炅别吃啊。”
也算对“黄磊做饭根本不好吃却爹味总要存在感”,给出正面回应。
不给也不行啊,戏剧节那么自由开阔的场域,被普通观众更严重调侃:“黄磊我要吃赛螃蟹。”
在发言前被何炅揶揄:“这么多朋友,你还不去做饭啊。”
怎么的,这届戏剧节,有脱口秀内味了?
人正在乌镇,真的欢乐。
每年十月,都有所期待,因为“乌镇戏剧节”。
江南水乡桂花飘香,如梦之梦轮番上演。
看长街宴上四方木桌首尾相连,上百桌佳肴一字排开,看戏,过节,吃美食,发大梦。
十月的乌镇,偶遇家喻户晓的明星,实在太过平常。
石板街巷上,小桥流水下,每个人,都是看戏人,亦是戏中人。
今年,第11届乌镇戏剧节,不知不觉,已经走进第二个十年。
回想过去十年,个人的生活,整个社会环境,都经历了变化和注意力的变迁。
我们还能在这座江南水乡放下手机安心看戏,直观感受世界各地文化的碰撞,天南海北观众带来的生命力。
被群嘲的黄磊,有功劳的。
2024来乌镇戏剧节,能看到的戏剧作品更多了,形式也更丰富有趣。
中外特邀剧目,古镇嘉年华,青年竞演,戏剧集市和工作坊,还有全新单元戏梦粮仓。
剧场内外,更加狂欢。
很喜欢今年乌镇戏剧节的主题,如磐。
精神如炬,信念如磐。
最近在网上有很多关于黄磊的争议,但还是要说,在乌镇戏剧节上能感受到,作为戏剧人的他,是合格的。
黄磊从小在剧场里长大,父母在国家话剧团工作,他就经常在剧场里面当观众,这是红利,一部好戏,他能免费看好几十遍。
他回忆这段岁月:“因为放学没地儿去,就到后台写作业;写完作业,演出了,就给我们搁台底下,让我们去看戏。”
对戏剧的热爱,是他童心里种下的种子,经历时间,生根发芽,再长出春秋冬夏。
那些年,《橘子红了》《似水年华》《人间四月天》,让黄磊家喻户晓。
但其实,在走上荧幕前,黄磊的演员之路,是从舞台剧《甜蜜的事业》开始的。
后来他又主演了赖声川的话剧《暗恋桃花源》。
也是11年前,他与赖声川等人共同发起了“乌镇戏剧节”。
戏剧在11年前很小众,文旅也不热,发起乌镇戏剧节的初衷,是设置青年竞演,给青年演员们搭建平台,让梦想有处可栖。
大概还是童年的影响,在戏剧之路上,黄磊相信“种下一颗种子”的力量。
黄磊不年轻了,但依然是乌镇戏剧节发起人里,最年轻的。
今年他给青年们写了一封手写信——
“随风自由飞吧,在乌镇,在今日,在我们每个人的青春岁月里。”
也是他对自己,唱着《我想我是海》,长发飘飘青年时代的一种缅怀吧。
黄磊为戏剧做了不少实打实的事,很多剧团发展艰难,他都会伸出援手。
2024年乌镇戏剧节上,他邀请了一个特殊的剧团,乐意剧团。
作为公益组织,团队成员全都是残障人士,他们带来作品《逆转未来》。
作为国内第一部泛障别开放式残健融合戏剧,传达了对平等与尊重的呼唤,也让剧团演员们有舞台和梦。
这个发心,是值得尊重的。
往年戏剧节上,黄磊常带着明星演员们组织公益直播活动,所有善款捐助给偏远地区的孩子们,用于艺术教育。
今年这些边远山区的孩子们,还受邀来到乌镇戏剧节,通过戏剧与艺术之窗,认识更大的世界。
这一幕让人挺泪目的。
影响力是个中性词,用它为更多人谋福利,它才彰显最大的价值和意义。
无关戏剧节的日常里,在乌镇大剧院,上演了黄磊、何炅、孙莉主演的《暗恋桃花源》经典版,以及《浮士德》《奥小姐的光影剧场》《放牛班的春天》等等值得N刷的好戏。
让这座江南水乡周边的观众,把周末看戏当成一种生活本身,让戏剧真正走进每个人的生活。
真的挺羡慕,这是水乡梦境照进寻常日常的极致浪漫。
我自己是妈妈,带着孩子们来乌镇,我会关心,除了我得到满足,孩子们能同频吗?
答案是:黄磊也想到了。
乌镇戏剧节本身不包括儿童剧、舞剧等形式。
黄磊和乌镇戏剧节的其他发起人把我个人非常非常喜欢的“小不点大视界”、“七幕人生”等,邀请到了乌镇仲夏夜来演出。
(这两个剧团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每次巡演经典好剧,我也会喊大家尽量带着孩子一起去看。我给“七幕人生”的戏写过几次推广)
所以我理解这除了是对戏剧的爱,也是黄磊作为一个父亲身份,一种下意识。
《向往的生活》最近太红,其实很少人知道黄磊另一档参与的综艺——《戏剧新生活》。
为了大力推广戏剧,推介优秀的青年演员,几年前黄磊还发起参与了一档“无名”综艺,《戏剧新生活》,也是国内首档戏剧综艺,豆瓣9.2。
(何为“无名”?就是八位主角们,虽然是表演经验丰富的戏剧人,但没名气、没流量,是观众眼中的纯素人。以乌镇为背景,看他们如何在乌镇,靠演戏剧,把一家戏剧公社经营下去)
还是那句话,作为戏剧人,黄磊是诚恳的,也是担当的。
有时候想想,乌镇,真的和他缘分太深,草蛇灰线里,是他命运的一部分。
2001年,黄磊执导的首部作品《似水年华》来到乌镇;
12年后,在乌镇发起举办戏剧节。
二十多年过去,一个人,一座城,一场场戏,早已建立起不可取代的情感联结。
对他来说,北京是出生地,乌镇是第二故乡,这里有梦,也有生活。
诞生于此的戏剧节,就像黄磊的孩子,在这里长大。
黄磊说:“乌镇有最美好、最温柔的人。”
今年乌镇戏剧节开幕大戏,叫作《我们走吧》。
被封闭在舞台玻璃钢筋组成的密室之中的人们,每个人都渴望着逃离,谈论着“我们走吧”,大多数却从未出发。
最后,他们的目的地,只能是庸常而琐碎的人生。
这很像一个隐喻,乌镇本身依然是脚踏实地的,戏剧节所有的东西,是在这普通百姓家的生活里,长出来的,不是生搬硬套出来的。
现在的乌镇戏剧节已经超越了传统演出的范畴,它是一个多元文化活动的平台。
(黄磊说:“如果把我们的戏剧节放在其他地方,即使演出内容完全一样,也会失去独特的韵味。”)
但是乌镇这个小城,赋予了戏剧节特殊的氛围和背景,成为整个活动的灵魂。
当你踏入乌镇戏剧节的那一刻,你就会感受到戏剧的魅力。
在这里,黄磊好像也超脱了,他被提纯的那部分,与戏剧有关的人生,熠熠生辉,如梦似幻。
从青年到中年,黄磊本人的似水年华与中国戏剧发展的似水年华,重合在一起。
每个明星都会经历太多次口碑危机,峰回路转,或者曲折未知,这是明星必然的宿命。
但幸好,戏剧旅人黄磊,一直在路上。
十年之前,他大概还是会说,我们走吧。
十年之后,倏忽而过,似水年华常在。
至少在这里,这一刻,他的人生,如戏,如梦,如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