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刘尚娴:参演《英雄儿女》毁一生,现在83岁的她过得怎样

内地明星 8 0

在1964年的春天,电影《英雄儿女》在全国上映,瞬间引发了观影热潮。该影片中“向我开炮”这句经典台词,引发了全国观众的强烈共鸣。

然而,这部赚足了观众眼泪的战争片却成为女主角刘尚娴人生的分水岭。

从默默无闻到万众瞩目的转变,变化犹如电光火石般迅速。1963年6月的一个下午,导演武兆堤在观看话剧团演出时,对刘尚娴那份纯真自然的气质一见钟情。

"就是她!"武兆堤拉着总编导毛烽,一路小跑去追寻这个"活生生的王芳"。

那时候,"王芳"这个角色已经内定给柏瑞桐,文件已经发到了她的工作单位。但是,武兆堤坚决要换人,他坚持推刘尚娴上场,即使她刚刚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

命运的魔力难以言表,一个导演的执着改变了两个女演员的人生走向。

在上海长大的"小公主"刘尚娴,为了能很好演绎这个角色,她不顾困难毅然决定深入农村体验生活。即使面临蚊虫叮咬、夜间漆黑环境以及陌生环境等多种不利因素,也丝毫无法阻挡她对演戏的热爱和追求。

她这样坚持了整整三个月,只为让银幕上的"王芳"更具真实感。

虽然电影《英雄儿女》的热度使它获得了一段短暂的甜蜜时期,然而不久之后,一连串的噩梦接踵而至。1968年这一年,电影《英雄儿女》的命运变得堪忧,由于巴金被打成了"反动文人",这部电影也自然难以逃脱厄运。

"和平主义"这个帽子扣在刘尚娴头上,使她成为众人攻击的目标。

讽刺的是,她因为家庭背景成为了知识分子,却因为父亲的缘故牵连,从昔日的明星变成了如今的游街示众者。那些看着她的目光、那些难听的话语,如同一把把尖刀,无情地切割着她的心。

事业与家庭的双重打击,使这位年轻姑娘几近崩溃。从万人追捧到人人喊打,这样的落差有谁能承受呢?有时候,刘尚娴也会想,如果当初没接这部戏,人生会不会有所不同?但世上没有后悔药,《英雄儿女》既成就了她,也差点毁了她。

这一离去便是十年,十年间,她无法直视自己和他人,无法登上舞台。一部本应被载入史册的作品,成了让她难以承受的负担。

让人难以预料的是,那位在22岁时一炮而红的女演员,却在演艺生涯中遭遇了"滑铁卢"。她的青春年华,就这样在动荡中悄然流逝。

回头看,那个意气风发的"王芳"就如同昨天的事情。然而,人生却并不按照我们的意愿前进。一部电影,一个角色,可能就足以彻底改变一个人的生活。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文艺界发生了变化,这改变了刘尚娴的命运。

特殊年代里的真挚爱情,一段唯美而又浪漫的传奇

在刘尚娴人生的最低谷,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录音师沈国瑞成为了她生命中的一道明亮而温暖的光。当所有人都避之不及的时候,唯有他,选择了留下来,陪伴在她身边。

刘尚娴的大三岁的丈夫沈国瑞,是著名电影《闪闪的红星》和《地道战》的录音师,他的同事们都觉得他前途无量,完全没有必要和一个被视为"前途已尽"的演员纠缠。

沈国瑞却坚决不信邪,看不惯同事们背后的指指点点,也心疼刘尚娴的遭遇。

那时,只要有人说刘尚娴的不是,他都会上前理论几句。有时候争论得厉害,甚至会动手。面对流言蜚语,他选择用行动证明:真心是无法抵挡的,爱情也是。

然而老天爷似乎专门要考验这对恋人,在两人感情最浓烈的时候,刘尚娴却要下放农村接受改造,这几乎让她放弃这段感情。

可就在离别的最后一刻,沈国瑞突然对她说:"我等你回来,回来我就娶你回家。"

这句承诺让刘尚娴泪如雨下,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能等到一个人比什么都珍贵。果然,直到她改造回来,沈国瑞二话不说,实现了自己的承诺。

1979年,特殊时期终于结束,刘尚娴重返演艺圈,却发现自己已经生疏了。但有沈国瑞的支持,她毅然转型做了导演,执导了《风雨下钟山》《苏三》《媳妇们的心事》等作品。

在幕后的生活中,她找到了新的人生方向。

现如今,83岁的刘尚娴和沈国瑞仍然相爱如初,时常在街头看到两人手挽着手,一起回忆过去,感悟人生。

那些曾经的苦难,在爱情的滋养下,变成了人生最珍贵的回忆。

此生总有真爱在,患难见真情。特殊年代里刘尚娴的这份爱情,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她最黑暗的日子。这不就是人生最美的模样吗?一个不离不弃的爱人,胜过千万人的喝彩。

刘尚娴的故事,源于1941年的上海。彼时,她含着金汤匙降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父母年轻时生活在民国时期,属于高层次知识分子,建国后在国家机关工作,叔伯们也是黄埔军校的优秀毕业生。

她的家世如此,从小就注定了她并非平凡人家的孩子。

3岁时,这个众人眼中的“小公主”竟有了180度大转弯,整天跟邻居家的孩子们爬树、跳坑、捉鸟,玩得不亦乐乎。令人意想不到。

一个被精心养育的大小姐,如今却变成了勤奋刻苦的"假小子"。

父母被这事儿弄得愁眉不展。无可奈何之下,父亲从国外买了一台收音机,放在刘尚娴的房间里。这个方法很管用,小姑娘被收音机的声音深深吸引,整天都在家里鼓捣这个新玩意,还开始学习表演。

命运的神奇之处在于,一台收音机不仅让"假小子"刘尚娴变得温婉,还为她开启了艺术之路。上学后的她对表演和学习充满了热情,甚至连走路都要拿着课本。

那时候的她皮肤白皙,容貌秀美,而且学习成绩优异,在同学眼中简直就像是从电影里走出来的一样。

高中时期,同学们都叫她"小明星"。她非常喜欢这个称呼,还把当红演员田华当成偶像,课间经常模仿田华的角色。

太有意思了,刘尚娴的声音与田华极其相似,连外貌都有些许神似,以至于有人误以为田华来上海拍戏了。

回头看,刘尚娴的蜕变之路充满戏剧性。她由一个娇生惯养的"小公主",变为一个充满野性、豪爽的"假小子",再变为一个被誉为"小田华"的艺术少女。

这一路上的转变来源于家庭环境和她对艺术的追求的共同作用。

你能想象得到吗?父亲只是一时突发奇想买的收音机,会是改变女儿命运的关键。生活就是如此,永远无法预料下一个转角会遇到怎样的惊喜。

曾经那个在院子里疯跑的假小子,最终走上了艺术的道路。然而,没有人知道这条道路会给她带来怎样的人生际遇。

艺术之路的开始是众多偶然中的一种,引发艺术中的诸多可能性。

1957年,对刘尚娴来说是个重要的转折点。那年,著名导演金山正在筹拍电影《风暴》。在上海取景时,他听闻此地有位女孩与已故演员田华长得极为相似,便产生了好奇心。

金山特地前往刘尚娴的学校观察,眼前的少女长相秀丽,圆圆的脸蛋配上大大的眼睛,颇有青春活力。虽然她和田华长得并不十分相似,但她的嗓音却像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就这样,还在上学的刘尚娴,阴差阳错地进了《风暴》剧组,做起了场记。

这位名叫“小田华”的演员,她的运气真的很好。大部分的演员都是从跑龙套开始,而她却直接进了组,跟着金山导演学习。虽然她的角色只是场记,但她像海绵吸水一样,把演员的一招一式都记住了。

1958年,18岁的刘尚娴高中毕业后,决定独自前往北京,成为最早一批进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学员。在北京电影学院期间,她曾参加过电视剧《风暴》的拍摄,并得到金山导演的推荐信。

因此,她的入学成绩非常优秀。

在电影学院的四年中,她也接了一些戏,其中大部分都是担任田华的替身。值得一提的是,导演们看中她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她的演技有多么出色,而是因为她的外貌与田华非常相似。

在那些年里,刘尚娴一直是活在别人影子中的人。

然而,她是一个有个性的女孩,她从不喜欢抱怨,也不爱作秀,她以她的演技赢得一切。她的低调让她在1963年毕业后顺利地被分配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

谁也没想到,这个一直默默无闻的替身演员,会在不久后在《英雄儿女》这部电影中大放异彩。命运真是神秘莫测,它总会在你不经意间,为你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自被金山导演发现,顺利考入北影,再到进入八一厂,她的每一步看似偶然,实则都是命运的必然。那个模仿田华的少女,终于要开始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了。

只是那个时候她还不知道等待她的将会是怎样波折不断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