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编辑 孙虎的书房
《我本是高山》定于11月24日上映,就连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多家官方媒体都为此宣传造势。
海清接下了一个艰巨的角色挑战——在这部电影中饰演张桂梅校长。
这可谓是“国民媳妇”与“大山女教育家”的跨界碰撞!
张桂梅校长这一角色,对海清来说无疑是一次大跨步。
我们熟悉的海清一直以贤惠柔美见长,而张桂梅却是标准的严厉形象,一丝不苟。
两者风格迥异,让人不禁担心海清是否能驾驭这个角色。
这部根据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最大看点无疑在于女主角海清的惊艳蜕变,海清能挑战成功吗?
然而,她在片中的表现,着实让人对她的演技刮目相看。
从曝光的电影剧照来看,化妆造型团队显然费了不少劲。
海清不仅剪去了长发,脸上也少了往日的精致妆容。
取而代之是校长的短发、黑框眼镜、以及沧桑的面容,甚至连脑门上的“川字纹”都一模一样!
这样高还原度的造型让无数观众惊呼“神相似”,一眼就将海清与张桂梅重叠了。
作为一位优秀的演员,海清为了自己能真正融入进角色,背地里花了两年时间下足功夫。
她多次拜访张桂梅本人,学习她的语言举止,甚至跟随她生活了一段时间,全方位地揣摩各个方面要怎么演。
尤其是那种专注而慈爱的眼神,将张桂梅无私奉献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外形上的高度还原以外,海清就连内在气质都刻画了出来。
她揣摩了张桂梅内敛严肃的性格,在训话女学生的镜头中,严厉的表情和语气恰如张桂梅本人,令小演员现场落泪。
甚至连一些生活细节的处理也十分精准,还原了张桂梅行动不便的各种习惯。
如端着风湿手的讲课动作,以及艰难上台阶时腰弯腿歪的身体状态...
除了演员方面的“神相似”以外,这部电影的场景也几乎做到了“神还原”。
在张桂梅工作过的真实地点取景,配以朴实的场景,更能带领观众感受那个年代的教育状况。
相信通过这部影视作品,张桂梅崇高的奉献精神一定会为社会带来更多正能量。
作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大家或许都知道张桂梅这个名字,和她得到荣誉的原因。
但背后更多的辛酸历史却基本了解无几,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隐藏的不易。
张桂梅这位普通的乡村教师,以自己的方式改写了无数山区女孩的人生命运。
17岁从黑龙江来到云南支教的她,少年丧母,青年丧父,结婚后又经历了丈夫早逝的打击。
于是孤身一人来到了贫困的华坪县中心中学任教。
1997年,她意外被查出长了肿瘤,本来她选择强忍着继续教书,不耽误课程进度。
但村干部知道后,立马全村集资,筹到了钱帮她顺利完成手术。
打那以后,她体会到了当地群众们的温暖善良,她决心要身体力行回报这片土地。
出院后,张桂梅没休息几天就继续坚持教学,还收养了30多个孤儿,成为他们的再生母亲。
见证过乡村女孩子们悲惨命运的她深深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只有读书才有出路,才有可能走出这片大山。
于是,她产生了创建一所公益女子高中的想法。
筹建女子高中,张桂梅遭遇了各种误解,甚至还被人放狗追咬。
但她没有放弃,终于在各界帮助下建成了第一所公益学校。
学校条件很差,第一届高中生文化基础参差不齐。
张桂梅咬咬牙从零基础开始,把知识一点点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孩子们听。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第一届学生共有96名女生,通过当年高考全部考上大学,这简直就是教育界的奇迹。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巅藐视卑微的懦夫。”
这就是张桂梅创办的华坪女子高中的校训。
在十几年办学时间里,她用无私奉献让1804名山区女孩走出大山求学,亲自护送她们晚自习后回家,只为让女孩们坚持下去。
正如她说的:“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命运。”
张桂梅用自己的双手亲自成立了这所学校,更是托起了无数大山女孩的梦想,让她们免于嫁人生娃,而是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
尽管她只是一名普通教师,但她用自己微薄的生命,播撒下改变命运的希望种子。
她成为时代楷模,获得“七一勋章”,被誉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正因张桂梅改写了无数女孩的命运,所以海清出演她时备受瞩目。
海清,一个1978年出生的女人。
5岁开始学习舞蹈,17岁进入江苏省歌舞团,19岁又在全国比赛获奖,一直都被老师们重视,觉得她未来可成大器。
然而一次意外导致严重受伤,迫使她放弃舞蹈事业,转而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表演。
大学期间,海清坚持锻炼保持身材,在无戏可拍的日子里也不放松,持续练习课程。
毕业后,海清先后在多部作品中演绎了栩栩如生的家庭主妇形象,获得“国民媳妇”称号。
此后的岁月里,她持续汗洒在演技上,不断尝试不同题材的角色,逐步突破原有的定位框架。
海清十几年的演艺生涯,从小生变成了实力派。
她不因家世高贵就目中无人,也不因迟到的成名而苦恼,始终保持谦逊用心的态度,一步步在演艺道路上绽放光芒。
2019年,她在电影节上对关于“中年女演员没戏拍”这一问题,犀利的指出现如今影视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多数空有外壳而无内涵。
虽然得罪了不少人,引起一番舆论。
但相比其他女明星还在争都市时尚丽人或家庭主妇的角色时,海清找到了自己的取经之路。
比如当年《隐入尘烟》拍摄时,她亲自深入西北农村生活体验,完全和当地融为一体。
在一部电影后,海清仿佛打开表演的任督二脉,开始寻找演技派之路,不再为名利表演,而是做一个真正的表演艺术家。
这已超越电影本身,达到另一个层次,成为我们审视演员这个职业的新视角。
这部低成本电影后来获得亿万票房,也让海清的演技得到肯定。
如今再度出演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海清需要的是骨气。
因为张桂梅已经是活生生的标杆,观众们肯定会作比较。
海清必须在灵魂深处与张桂梅对话,体悟她的人生,将这种感悟转化为内在力量,才能准确演绎这个角色。
从放出的剧照来看,她那表演时饱满的张力满到随时会溢出镜头。
我们为她这个演员的远行之路喝彩!这次转型虽未完全突破“国民媳妇”印象,但成功开辟新戏路。
不少观众都对她非常看好,称她下一个奖项绝对可以是影后级别的。
事实上,从《隐入尘烟》到《我本是高山》,我们看到海清在逐步转型,从商业片明星向文艺片演员靠拢。
她不仅有实力驾驭,也在通过这些非凡的角色挑战,不断提升自己的演技。
海清用自己的方式,向观众完美呈现了张桂梅那无私奉献的大山精神。
她让人对她在这部电影中塑造张桂梅的能力充满期待和肯定。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海清都完成了一个演员对经典角色的最佳诠释,展现了出众的演技潜力。
可以说,在40岁之后,海清依然能登上事业高峰,既有“名”,又不乏“利”,可谓大器晚成。
她用自己的故事,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百折不挠。
《我本是高山》中她形神兼备的张桂梅,必将成为观众心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电影本身,更需要张桂梅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同样,我们也需要有海清这样用心演绎、挖掘人物内心、重塑时代楷模的优秀演员。
希望通过这部电影,张桂梅崇高的奉献精神能够弘扬,也能激励更多追求理想的生命。